陶驷驹简介
基本资料
中文名:陶驷驹
国籍:中国
民族:汉族
出生地:江苏靖江
出生日期:1935年4月
逝世日期:2016年4月18日
毕业院校:外交学院
信仰:共产主义
人物简介
青年时代追求进步,于1949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。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50年9月,考入上海纺织工学院学习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,他怀着极大的爱国热忱,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,1951年1月被批准到中央公安干部学校学习。同年12月至1968年10月,分配到公安部工作,先后担任一局办事员、科员、副科长,其间于1956年至1959年在外交学院学习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陶驷驹同志受到冲击,下放公安部“五七”干校劳动。1975年10月,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。1977年11月,调回公安部一局工作。1978年6月,调中央军委工作,担任罗瑞卿同志办公室秘书。1979年5月,调回公安部工作,历任公安部一局副科长、副处长,一局负责人。1983年7月,任公安部副部长、党组成员。1990年4月任公安部副部长、党委副书记。同年11月,任公安部副部长、党委书记。12
逝世消息
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,公安部原部长、党委书记陶驷驹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16年4月18日0时36分在北京逝世,享年81岁。4月22日上午,陶驷驹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举行。
陶驷驹同志遗体于4月22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火化,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。
组织评价
陶驷驹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,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、国务院的指示,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,旗帜鲜明,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。他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,坚决服从和落实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。他具有较高的政策、决策水平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,重视改革、发展、稳定三者的关系,带领全国公安机关努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,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。他具有很强的改革意识和法治精神,在总结多年公安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,对治安、刑侦、预审、边防、出入境管理、交通管理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创新,推出了人民警察巡逻体制、在大中城市开通110报警服务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,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,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。他注重法制建设,为适应公安工作发展需要,积极推动人民警察法、国籍法、出入境管理法、消防法的立法工作,参与了刑事诉讼法的
论述
政府加大卫生投入、加快发展社区卫生、降低医药费用——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2007年12月27日下午分组审议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,这三大问题成为与会人员讨论的热点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陶驷驹特别强调,社区、基层,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缺医问题,国家应有果断措施。
陶驷驹说:“要解决‘看病难、看病贵’这一问题,需要有一个比较过硬的措施,这次医改报告提出把医和药分开,不再靠药养医,是比较好的。”